这几日,风里悄悄带了消息——北山路的梧桐,开始黄了。
起初只是叶缘的一圈浅金,像画师在绿绸子上不经意点染的笔触。很快,那金黄便从叶脉向四周漫开,一片接一片,整条北山路就这样被秋光轻轻拥抱。阳光透过枝叶,在地上洒下明明暗暗的光斑,风过时,光影流动,整条路仿佛都有了呼吸。
这条路总是安静的。左手是西湖,水色已褪去夏日的鲜亮,沉静如一块渐渐冷却的温玉;右手是民国时期的老建筑,灰砖青瓦的墙院在梧桐枝叶间若隐若现。梧桐就站在路的两旁,有些怕是看了大半个世纪的西湖秋月。它们的枝干苍劲地伸向天空,叶子却温柔地黄着,黄得那样从容,仿佛时光在这里放慢了脚步。
偶尔有落叶旋转而下,擦过行人的肩头,轻轻落在青石板路上。那声响极轻极轻,却让周围的空气都静了下来。骑自行车的人慢悠悠地经过,车轮轧过落叶,发出细碎的声响——这是北山路秋天特有的韵律。
站在断桥上往这边望,梧桐的黄叶与湖光山色交织成一幅天然的水彩。深黄、浅金、赭石、暗绿,层层叠叠地映在湖水里。保俶塔在树梢那头静静立着,看惯了这一季又一季的流转。
原来西湖的秋意,不是突然降临的。它是一片梧桐叶接一片梧桐叶黄过来的,是一阵秋风接一阵秋风凉下来的,是一湖碧水接一湖碧水沉静下来的。当北山路的梧桐黄到极致,西湖的秋天便真正地深了——深得那样醇厚,像一壶泡开了的龙井,所有的韵味都舒展开来,让人品也品不尽。
这渐浓的秋色里,藏着整个杭州最诗意的告别——告别盛夏的喧闹,迎来冬日的沉静。而梧桐,就是这场告别中最温柔的见证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