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怒斥股东拒绝天价薪酬:万亿计划背后的激烈交锋
马斯克在特斯拉内部正打造“机器人军团”,而外部咨询公司则建议股东否决他的万亿薪酬方案,这场本在董事会与股东间的博弈已演变成一场公开的骂战。
“我觉得很不舒服,我在这辛辛苦苦打造‘机器人军团’,结果却可能因为这些咨询公司愚蠢至极的建议被赶出公司,他们根本什么都不懂。”面对机构股东服务公司(ISS)和Glass Lewis建议特斯拉股东否决其1万亿美元薪酬方案的举动,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直接开骂。
这场围绕企业史上最大规模个人激励计划的争议,已远超普通薪酬讨论范畴。它触及公司治理、股东权益、个人价值认可及企业未来方向的深层博弈。
01 天价薪酬:雄心与风险的巨大赌注
特斯拉董事会为马斯克量身定制了一份十年期薪酬计划,其规模令人瞠目——理论最高价值可达1万亿美元。
这份超常规薪酬方案的核心并非固定收益,而是一场长达十年的对赌。马斯克只有完成全部12项极具挑战性的目标,才能获得12%的特斯拉股票。
根据彭博社与路透社报道,这些里程碑目标包括将特斯拉市值从目前的约1万亿美元提升至8.5万亿美元,达到当前全球股王英伟达市值的两倍。
同时还需实现年交付2000万辆汽车、构建百万台机器人Optimus生产能力、部署100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以及达成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4000亿美元等运营目标。
特斯拉董事会主席Robyn Denholm直言不讳地表示,该计划旨在让这位CEO“保持积极性,专注于为公司创造价值”。
02 激烈反对:股东顾问机构的联合抵制
正当特斯拉即将举行股东投票表决此薪酬方案之际,两家重量级股东顾问机构ISS和Glass Lewis却齐声表示反对。
Glass Lewis明确指出,薪酬规模过于庞大可能造成治理风险与股东利益不均,并对特斯拉的长期企业价值构成疑虑。
ISS则批评“奖酬结构过于偏向单一个人”且“奖励条件不够透明”。这已是机构股东服务公司连续第二年呼吁投资者否决马斯克的薪酬方案。
更为激烈的反对声音来自一个由工会与企业监督组织组成的联盟,他们近期发起了“夺回特斯拉”行动。
该联盟批评这一超大薪酬方案“极其离谱”,部分理由是马斯克的政治活动“损害了特斯拉品牌并分散了他对公司领导工作的注意力”。
03 马斯克的回应:从警告到怒斥
面对阻力,马斯克的反应异常强烈。他不仅痛斥咨询公司“愚蠢至极”,更曾威胁若无法获得足够控制权,将剥离特斯拉的AI和机器人业务。
马斯克多次强调,如果他在特斯拉未能获得约25%的投票控制权,他将转至其他地方研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品。
目前马斯克持有约13%的特斯拉股份,若这份薪酬方案获通过,其持股比例有望接近18%。
然而,要实现25%的控制权目标,马斯克仍需获得价值约600亿美元的特斯拉股票。
04 博弈背后:公司治理与个人价值的拉锯
这场万亿薪酬之争,折射出特斯拉当下深层次的治理困境和战略焦虑。
特斯拉董事会认为,马斯克是公司从电动车制造商向AI和机器人企业转型的核心发动机。留住他对公司实现长期目标“至关重要”。
然而,反对者担忧,如此巨额的激励计划将进一步强化马斯克对公司的控制权,削弱董事会独立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薪酬方案并未要求马斯克每周必须投入最低时长处理特斯拉业务,也不对他时间支配方式设限。
这意味着,尽管管理着四家其他公司并日益卷入政治活动,马斯克仍可自由分配自己的精力。
股东投票日期临近,特斯拉的董事会会议室与股东会场正成为不同理念交锋的战场。华尔街分析师警告,这场投票结果可能导致特斯拉股价大幅波动,它不仅关乎一个人能获得多少财富,更关乎一家公司灵魂所属。
无论投票结果如何,这场争议映射了现代企业治理中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当一位CEO同时被视为企业未来唯一的舵手与最大的风险时,投资者该如何权衡?
对于特斯拉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比马斯克的机器人军团何时到来更为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