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F连续八个月加量续做 央行投放6000亿中期流动性
面对万亿元政府债券发行与信贷投放需求,中国央行持续以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释放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积极信号。
中国人民银行10月27日开展9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维持稳定。由于本月有7000亿元MLF到期,本次操作实现净投放2000亿元,这也是MLF连续第八个月加量续做。
结合本月央行还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4000亿元,10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规模达6000亿元,与上月持平,维持在较高水平。
01 流动性投放规模与结构
10月流动性操作呈现“MLF加量、买断式逆回购放量、国债买卖重启”的多工具协同特点。
除MLF净投放2000亿元外,央行10月还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4000亿元。
两类工具合计投放6000亿元中期流动性,与上月净投放规模相当。
10月27日,央行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宣布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根据11月4日公布的数据,10月国债买卖净投放量为200亿元。
02 操作方式与机制优化
本月MLF操作继续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近期完善了MLF操作招投标机制,从当天发布结果公告改为预先发布招标公告。
这一机制优化有利于参与机构提前做好短中长期流动性安排,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市场化定价能力。
多重价位中标方式既有利于机构按需求合理确定投标利率,也有利于央行动态掌握机构流动性余缺状况。
03 政策协同与稳增长意图
央行持续注入中期流动性,体现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
10月份进一步安排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用于化解存量债务及扩大有效投资,预计10月政府债券净融资仍达万亿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当前监管层也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9月末以来,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推进,会带动信贷实现较大规模投放。
04 流动性调控与市场预期管理
受“反内卷”牵动市场预期、股市走强及公募基金赎回新规等因素影响,近期中长端市场利率普遍有所上行,银行体系流动性有所收紧。
央行通过MLF等政策工具加大资金投放,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和债市情绪,保持中长端市场利率相对稳定。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在MLF、买断式逆回购和买入债券到期压力加大以及支持明年初政府债集中发行等背景下,不排除央行在四季度采取降准或买入债券的手段来深度释放流动性。
05 未来政策展望
展望四季度,买断式逆回购和MLF到期量均较大,合计分别达5.6万亿元、1.9万亿元。
王青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央行会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MLF两项政策工具,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
不过,中期流动性加量规模可能较此前每月6000亿元的较高水平有所回落,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四季度央行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准。
温彬预计,年底前市场流动性将继续处于较为稳定的充裕状态,市场利率上行空间不大。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提出,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随着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在10月集中完成投放,将创造2万亿-2.5万亿元配套贷款需求。
央行持续注入中期流动性,可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拓展信贷投放空间,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