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工业5G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国际电工委员会近日正式发布全球首个工业5G国际标准,标志着我国在“5G+工业”融合应用领域取得里程碑意义的国际成果。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近日正式发布全球首个工业5G国际标准IEC PAS 63595:2025《工业网络 5G通信技术 通用要求》。
该标准由中国与德国联合提出,并由美国、法国、日本等多国专家协同攻关、共同研制完成,填补了工业5G领域国际标准的空白。
当前,5G与工业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全球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引擎。该标准聚焦5G网络在工业现场应用的基本架构、工作机制与维护管理,提供了多种5G与工业现场融合的应用场景用例。
01 标准内容:全球工业5G统一技术规范
该标准适用于5G工业无线通信系统全生命周期,从规划、设计、建设到优化,为国内外用户、设计单位及设备制造商在工业环境中部署和应用5G技术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
标准聚焦5G网络在工业现场应用的基本架构、工作机制与维护管理。
通过提供统一的技术规范,该标准解决了工业环境中5G技术应用缺乏国际标准的问题,为全球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技术基础。
02 国际协作:多国专家共同攻关
这一国际标准的研制体现了全球合作的成果。标准由中国与德国联合提出,美国、法国、日本等多国专家协同攻关、共同研制完成。
这种国际合作模式确保了标准在全球范围内的接受度和适用性,为标准的国际化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际电工委员会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标准组织之一,其发布的标准具有广泛的国际认可度。
03 战略意义:从追赶到引领的转变
该标准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在“5G+工业”融合应用领域取得里程碑意义的国际成果,为全球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回顾中国在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的发展历程:我国3G比海外商用晚了8年左右,4G晚了3年左右。
而此次全球首个工业5G国际标准的发布,实现了从“追赶者”向“领跑者”的角色转换。
04 应用前景: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
5G与工业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全球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引擎。
根据业界预测,5G技术70%-80%将应用在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领域。
这一标准的发布,正是为了满足这些领域对标准化技术的迫切需求。
随着5G时代的来临,智能终端将与物联网、车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智能制造、无人驾驶等深度融合,万物互联的时代即将开启。
全球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中国正从技术标准的追随者向引领者转变。
随着IEC PAS 63595:2025标准的发布和实施,5G技术将在全球工业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迈进。
这一国际标准的发布不仅是中国在5G技术领域实力的体现,更是中国为全球工业发展贡献的重要智慧与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