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淘金热的持续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难以精准预测。从当前市场情况来看,在资金面和基本面支撑下,短期内仍有望延续,但长期需关注权益市场走势、资金流向等变化,具体分析如下:短期有望持续:当前利率环境下,“固收+”策略的配置需求大增,可转债作为具有债券属性且能分享股市收益的替代性资产,受到市场广泛青睐,为行情提供了资金支撑。同时,股市的向好趋势是转债上涨的核心动力,权益市场预期转向、风险偏好逐步提升,带动了转债价格提升,形成了正向循环。只要股市的这种向好趋势不发生根本性转变,可转债淘金热在短期内就有望持续。长期存在不确定性:可转债未来的走势与权益市场高度相关,如果股票指数继续走高,可转债依然会持续走强;但如果大盘回撤,可转债也会面临较大调整压力。此外,随着银行转债转股节奏加快,可转债市场整体规模缩量,可能会对市场流动性和投资机会产生一定影响。而且,若市场利率环境发生变化,或者宏观经济形势出现较大波动,导致资金流向发生改变,也会影响可转债市场的热度。机构在寻觅可转债新策略方面,主要有以下方向:关注成长板块及特定品种:兴业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左大勇认为,转债后续板块的机会主要在成长领域,包括科技、军工、机器人等,同时可关注剩余期限2年以内发行人转股动力较强的品种。布局“科技+红利”双主线:国金资管固定收益投资部助理总经理崔婧看好“科技+红利”双主线布局。科技方面,中国科技资产估值具备相对优势,“AI+”应用有望驱动科技板块发展。红利类转债资产有望成为下一个纯债替代的核心资产,当前红利利差处于高位,转债市场中的红利资产较为稀缺,配置价值有望进一步提升。量化策略:2025下半年可以关注双低策略、隐波差策略和短久期策略。双低策略由平衡型转债构成,在权益市场不确定性较高时,可兼顾博弈弹性与回撤控制;隐波差策略在权益市场波动放大、风格偏向主题轮动时,能捕捉转债的正股期权价值上升机会;短久期策略可博弈发行人促转股行为对转债价格的正面影响,在转债市场“老龄化”背景下,策略容量不断增加,是主动管理的重要突破口。
|
|